私智和制度
2018-01-28 21:36:13
  • 0
  • 0
  • 13
  • 0

治理社会、国家有两种途径或者路数,一是私智,即个人的智慧;二是制度,成文的不成文的,但大家共同遵守的。

一般来说原始社会,比较落后的组织,仓促而起的政权,虽也有潜规则,但主要靠掌权者个人的智慧治理;而国家成立之后的政权,规矩的组织,虽仍有掌权者个人智慧发挥的空间,但主要靠制度治理。

其实制定制度不但需要智慧,而且需要大智慧,但他是集中众多的个人智慧,集中无数的成功、失败的经验,经过理性的集体讨论,从全局和长久的利益出发,本着发展的观点,救偏补弊,集思广益,不断修正,不断完善的结果。

依此我们知道制度比私智有着极大的优势,所以我们现在治国理政应按制度办事,而不是靠私智来临机决断。

有人说我的智慧超绝,算无遗策,空前绝后,但我不相信,也没有人相信,因为那样的人不存在。因为私智是靠不住的,所以我国历史著作在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时好用一句话,说掌权者“逞其私智”。

私智为什么靠不住?这不是说个人就没智慧或者说某个人智慧不足,而是说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很大的局限的,而且容易受到时间、空间的误导,同时人是情绪化的动物,情绪是能够干扰理智的,这就决定个人的智慧往往容易出错。所以我们治国理政还要要依靠制度。

那既然都知道治国理政要靠制度,为什么还有人要逞其私智呢?

因为制度的制定是众人智慧的结晶,个人的智慧被埋没了,靠制度办事显示的是制度的优越性,而不能显示某个人的智慧。这让有些自以为智慧超群的掌权者感到不爽,他会认为他没有施展智慧的机会,不足以发扬它的智慧。

西汉初期谋臣如雨,萧何和曹参就是两个佼佼者。萧何死时推荐曹参继任丞相,但曹参一切按照萧何制定的制度行事,这就引起人们对曹参的智慧和态度产生怀疑,因为不见曹参发挥自己的智慧,而曹参的智慧就是认识到萧何制定的制度已经很好了,我们只有按章办事就行,如果轻易发挥自己的智慧有可能把事情办坏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萧规曹随的故事。这是个好故事,曹参自然也就是个好丞相。

如果我们处处展现自己的智慧,不但有可能把事情办坏,而且更有可能置制度于不顾,造成制度如同虚设,长此以往,制度、法律、纪律、规矩都会遭到践踏,这有可能对一件事情有益,但对治国理政的长远大计是一定无益的。

制度并不是不可以修正,但在制度没有修正前一切还是要按制度办事,这看起来有点迂腐,其实是有益于长久大计的。

我们现在提倡以法治国,按制度办事,这是正道,但坚持正道必须反对个别人逞其私智,以私智干扰法律,破坏制度。

有些人只所以走向犯罪道路,就是以为自己很有智慧,可以不按制度办事,不按法律办事,可以为所欲为。更有人祸乱国家,就是以为自己是千百万年一出的圣人,智慧超凡入圣,是立法者而不是按法办事者,她的眼中自然根本没有什么制度、法律,一切都按自己想当然行事,这样治国理政安有不祸乱国家的。

所以制度是人制定的,但制度制定以后人人都要按制度办事,包括那些制定制度的人,即使修正制度也要按制度修订,不能以私智代替制度,不能以私智凌驾于制度之上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